这天晚上,诸葛亮到了贾诩的府邸,师徒二人见面,贾诩问道:“孔明,你深夜来此,有何事情啊?”

诸葛亮道:“先生,明日朝会只怕会有大事发生。”

“大事?”贾诩一愣,问道:“孔明以为什么大事?”

诸葛亮道:“学生预估,陛下会提起科举之事。”

“却有此可能。”贾诩道:“那你是什么意思呢?”

诸葛亮道:“请先生务必却说陛下暂缓施行。”贾诩道:“孔明啊,科举之制是陛下在长安之时就定下的方略,并且我朝急缺有识之士充任各级官吏,如果现在要求陛下暂缓科举,只怕陛下不同意。就算陛下同意了,那

急需的各级官吏又用何人来填补?”诸葛亮道:“先生所言,学生知道。屯田制,已然让世家大族交出了土地,一旦施行科举制,那便是要他们交出做官的专权,只怕他们不干啊,如今北面有司马懿、鲜卑人和匈奴人,如果世家大族再一闹起来,和司马懿等人来个里应外合,那……那天下之势就危险了。所以,学生的主意是,先施行屯田,待屯田彻底施行之后,再行科举,方

为稳妥之策啊。”贾诩听了诸葛亮的话以后道:“孔明,你说得有道理,但是新朝初立,陛下也是想急于做一番事出来啊。我可以劝说陛下暂缓施行科举,那这缺额的各级官吏用何人来填充

呢?”诸葛亮道:“我大渠军征战十余年,如今除了北部边疆有寇患以外,其他基本无事,可以将一部分人马裁撤,这些裁撤的兵士可以让他们充任各级知县郡守,同时,也可以

将前朝的官吏任用一批,先将大局稳住,只要屯田全面落实,再行科举,就算世家大族有不轨之心,也难成气候了。”

贾诩道:“那这样吧,明日朝会,由你启奏,我来附和,如何?”

诸葛亮道:“多谢先生相助。”

贾诩道:“谈不上相助,你我都是为了朝廷。”

第二天早晨,顺天殿早早生起了四个径直六尺的大燎炉,红红的木炭火使阴冷的大殿暖烘烘的。从料峭的春寒中依次进得殿来的朝臣们心中都纷纷暗自喊好暖和。

在群臣山呼万岁以后,赵弘道:“诸位,我准备在今年的秋天举行第一次全国性的科举考试,不知众位意下如何啊?”

赵弘话音刚落,尚书令黄权首先道:“启奏陛下,微臣觉得不合时宜。”

对于反对的声音赵弘是早有准备的,问道:“为什么不合时宜?哪里不合时宜啊?”黄权道:“世间人分贵贱贤愚,陛下在军兴之时,为了笼络人心,可以科举之制来号召全国。如今天下一统,就应当以君子治小人,以有德之士教化无德之士,如果施行科

举,那便是只论才而不论德,一旦天下礼崩乐坏,将不可收拾!”